
這段時間,有關香港首富李嘉誠售賣港口之事,一直是許多人談論的熱門話題,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,這個話題卻引出了兩個被人爭得面紅耳赤的焦點問題。
那就是,一些人認為,李嘉誠此舉是屁股坐歪了,缺乏家國意識,心里沒有國家,尤其是在拋售巴拿馬港口的問題上,見利忘義,如果李嘉誠稍微有點愛國意識,就不可能這樣拋售巴拿馬的港口權益。
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,作為商人,李嘉誠在商言商,理所當然要考慮個人的既得利益和商業(yè)風險,他的如此做法無可厚非,不能道德綁架,應該給予理解和包容,有人甚至還稱贊李嘉誠商業(yè)嗅覺靈敏。
據(jù)媒體報道,3月4日,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(yè)爆出一條消息:作為香港首富,李嘉誠要把全球43個港口的經(jīng)營權打包賣給美國貝萊德集團公司,總價值228億美元。
而在所拋售的這43個港口中,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關鍵港口——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巴爾港,又最為引人關注。
因為,自從1997年李嘉誠通過和記港口集團,拿下這兩個港口25年的特許經(jīng)營權后,又于2021年將這兩個港口的特許經(jīng)營權,續(xù)簽到2047年。
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是,這兩個港口一直是全球貿(mào)易的咽喉要道,美國一直虎視眈眈。
在特朗普二進白宮后,更是對巴拿馬運河和這兩個港口涶涎三尺,并不斷無中生有,通過各種辦法施壓巴拿馬政府,要把巴拿馬運河和這兩個港口的特許經(jīng)營權奪回去,讓美國所有。
除此之外,特朗普還喋喋不休要“收回”巴拿馬運河,并放話說運河被“中國控制”了,美國船只過路費太貴,得重新掌握主動權。
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專門跑去巴拿馬,點名道姓要求減少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。
很顯然,用一些人的話來說,就是從特朗普和魯比奧的言論中可以看出,他們就是要把中國的影響力擋在巴拿馬運河外圍,甚至要把整個運河重新攥在手里。
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李嘉誠在極短時間內(nèi),就悄無聲息地把原本屬于自己的這兩個港口打包拋售了,而且接盤者就是美國人。
正是因為有了李嘉誠對巴拿馬運河這兩個港口的出售,尤其又是拋售給美國人掌控的貝萊德集團公司,從而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,引發(fā)出許多人的熱議,從而出現(xiàn)了在本文開宗明義的那兩種爭論。
而就在以上這兩種爭論“水火不容”,爭論不休時,無獨有偶,香港一家知名媒體刊登的一篇評論,卻又一針見血,直抒胸臆,圍繞著李嘉誠拋售港口的這一話題,將原本被許多人當成“選擇題”的爭論,一下變成了“必答題”。
最直擊人心的是,這家知名媒體的這篇評論,直接劍指李嘉誠:“好好想想自己站在哪一邊!”
評論敲打李嘉誠:“到底站在誰的立場上?是中國的民族大義,還是美國的利益鏈條?”
在許多人看來,香港這家知名媒體的評論,之所以要如此這般“敲打”李嘉誠,就是看到了巴拿馬運河的重要地位。
按照一些人的話來說,全球5%的海上貿(mào)易都要走這條航運線路,美國75%的貨運量要靠巴拿馬運河運轉。
有人認為,對于中國來說,過去多年在這兒投下了不少錢,諸如港口、橋梁、碼頭的建設,哪一個項目都有中國投下的“真金白銀”。
對此,這些人認為,李嘉誠拋售港口,表面上是“知難而退”,“無利不起早”,為自己撈取利益。
然而,實際上是把中國在海外的戰(zhàn)略資產(chǎn)拱手讓給了美國,使得未來中國貨船想航行通過巴拿馬運河,就要看美國的臉色。
而這家知名媒體在評論中所例舉的諸如“沒有腰骨”、“唯利是圖”、“漠視國家利益和民族大義”、“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”、“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,站在哪一邊”這樣的字眼,是劍指何人,箭靶向誰,相信公眾一看就心知肚明。
對此,有的人直接告白:要么站在中國這邊,跟國家利益綁在一起,要么就徹底投靠美國,別想著腳踩兩只船,屁股可別坐歪了。
這些人所說的腳踩兩只船,想必說的就是李嘉誠一邊在國內(nèi)賺得盆滿缽滿,一邊面對國家戰(zhàn)略利益時,又為了自身利益,把眼睛瞄向外國。
不過,在一些人看來,無論是媒體的“敲打”,還是上述這些人的“指向”,所鞭跶的,相信也不僅僅是李嘉誠,還有所有那些在涉及國家重大利益時,左顧右盼,左右搖擺的人。
因為,就像是一些人說的那樣,別以為資本無國界,到了關鍵時刻,國家利益就是大是大非,就是立場問題。
而面對霸凌者,這家香港知名媒體果斷捅破“窗戶紙”:作為中國人,誰都得挺直脊梁,誰都得昂首挺胸,千萬別跪著,更不能趴著。
要大義凜然,志堅如鋼,最難能可貴的是,要真正做一個威武不能屈,富貴不能淫的堂堂正正中國人。